城市綠態

設計者:楊舒婷+吳盈萱
地點:高雄市鼓山區神農路與南平路交叉路口(停車場用地)
基地大小:8375.82平方公尺
總樓地板面積:
類型:公共設施、環境議題







【在未來日子裡 是要與惡劣環境共存? 還是改變環境 達到永續發展的目標?】 

城市,是個較為完善的設備系統。 
密集的開發方便人們的互動,也便於商業活動的進行, 
對於二十一世紀的城市,因環境的需求,人們的渴望, 
往往呈現都市的發展化,造成都市環境空氣形成惡劣的象, 
對於城市中的人們嚮往加入可遇不可求的田園, 
讓人們對未來環境能有實質上改變, 
未來家庭中具有田園養殖教育的觀念, 
達到人們與自然永續發展的目標。


集合城市-人口的密集與發展, 
使都市產生經濟結構、社會結構和空間結構的變遷。


都市人口從事非農業工作,經過聚集形成都市, 
因發達、開發,漸而造就了都市問題, 
再從中找出都市中公共設施用地使用問題。




因使用【單純】使空間沒有發展性, 
利用【立體化】、【活化用地使用】來改善及空間規畫, 
最後加入都市渴望但無緣的【綠色生態建築】。



一棟建築物上有兩種不同使用場所, 
目的是提供多元使用、增加用途、提高使用率、 
提高使用強度,加速都市計畫保留地開闢。 

採用【田園之樂】教育推廣,使停車場用地結合綠色生態, 
外加提供社會福利單位進駐,回饋社會。

 

現況機制圖-政府規畫不完善,市民使用率低落。 
未來機制圖-OT或BOT案子,再注入多元性質。 

淺力分析-未來都市發展應有綠建築、休憩、教育 
、生活、機能、社會福利。

《基地分析》


《基地現況》


將農園與生態引入建築,外觀樓層設計運用蔬菜生長構造為發想
基地動線解析-依照落塵量來分析入口處 
經營模式-1.農園之樂 2.商場 3.停車場 4.腳踏車步道 5政府經營



《設計手法》由垂直思考將綠色生態帶入, 
再來利用凹子底生態公園後天優勢,由自行車坡道把生態池引入樓。 

其餘的樓層運用魚菜共生、田園之樂、景觀池、景觀平台、 
研究室、餐廳、種子販賣等組構成。



《各樓層平面圖》



結構解析-樑結構加深、H型鋼柱、桁架斜撐、 樓板穿透
綠色生態、雨水回收。 

魚菜共生-採用最節約、省力的方式運用魚所 排放的氮
氣經過濾供給蔬菜。 

植生牆-增加植物種植面積,減少二氧化碳排放。

建築環境綠態空間-由平面式晉升為垂直,甚至延伸至停車場空間,拉近、軟化空間。

緊急救難逃生動線-用所有垂直動線及平面動線來串連環境,分散自行車及行人動線。
《各樓層使用分析圖》






0 意見: